【IT168 评测】PC DIY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初衷早已不是买不起“品牌机”的无奈之举了,而现在市场上火爆的“游戏整机”风潮更是进一步将攒的概念淡化,凭借方便快捷以及高度定制的卖点迅速占据了市场。如今就连华硕旗下招牌ROG玩家国度系列也推出了非常吸引眼球的定制迷你游戏PC——ROG G20AJ。
ROG G20AJ惊艳2014台北电脑展
ROG G20AJ专为称霸小尺寸游戏台式电脑市场而推出且屡获殊荣,在2014年Computex电脑展会中荣获「年度非常好的选择奖」和「金牌奖」。G20AJ 具备轻巧的12.5L机箱,并配备第四代Intel 酷睿处理器和NVIDIA GTX 760/780显卡,搭配WQHD显示器时,G20AJ在游戏与家庭娱乐方面的性能势不可挡。
ROG G20AJ配置介绍
ROG G20AJ配置 | |
硬件平台信息 | |
---|---|
处理器 | Intel 酷睿 i5-4460/i7-4790(可选) |
散热器 | 华硕原厂风冷散热 |
主板 | 华硕H97-I/G20AJ/DP_MB(G20定制主板) |
显卡 | 公版GeForce GTX 760/780(可选) |
内存 | 三星 SO-DIMM 8GB DDR3 1600(高配可选16GB双通道) |
硬盘 | 金士顿 128GB SSD+东芝 1TB HDD |
机箱 | ROG G20定制机箱 |
电源 | 180W+230W 外置适配器供电 |
显示器 | 无 |
ROG G20AJ采用Intel/NVIDIA平台方案,笔者手中的机器为Intel core i5-4460/GeForce GTX 760 2GD5版本,但性能上也足矣应对目前市面上的绝大部分主流游戏,而一些硬件杀手级别的大作则需要降低画质。
小结:
市场上的高端定制迷你整机并不多见,目前来看除了ALIENWARE,也只有华硕ROG能够做到将迷你台式机的外观/性能兼得。通过后面的测试结果来看,仅仅是i5+GTX 760的组合便能够发挥出强劲的游戏性能,同时在散热和噪音方面也控制的不错。
购买建议:
▲华硕ROG G20京东商城首发预定 【点击查看详情】
考虑到ITX型主板对选件、走线、散热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自己攒一台外观/性能强劲的迷你PC同样价格不菲,但ROG G20AJ的出现让那些不知从何下手却又想拥有一台炫酷“小钢炮”的玩家有了更方便快捷的选择。
目前华硕ROG G20AJ已经在京东商城开启了预购,价格为9999元起,低/中/高三种配置方案(送测机型为i5强劲版),还有不少的优惠礼包可选,有“ROG信仰”朋友可以猛戳下方的链接查看。
炫酷“小钢炮”——ROG G20AJ外观
▲在ROG ASUS Command软件中整合了自定义LED功能 可支持800万种颜色组合
ROG G20AJ的最大卖点无疑就是它的灵巧身形以及炫酷的外观了,标准ROG系列的红黑配色,整机的体积仅有12.5L,采用左右对称设计,机身表面经过黑化雾面涂装处理,大胆使用了强势利落的线条以及玛雅文明风格模印图腾,并且前面板及底部配备了可自定义800万种色彩的LED效果。
接口方面ROG G20AJ相当的丰富,前面板有一组耳机/麦克风接口以及两个USB3.0接口(其中一个可以作为快速充电使用)。后面板提供4个USB2.0接口、2个USB3.0接口、一个RJ45 LAN接口、一组7.1声道音频插孔、一个Kensington安全锁孔以及一个HDMI接口。VGA部分提供标准的2X DVI/1X DP/1X HDMI,另外右侧为两个电源适配器插孔(180W+230W)。
ROG G20AJ拆解
由于G20机箱内部相当紧凑,并且有非常多的细小螺丝,如将每一个部件拆除将会耗费大量时间,故我们只对主要部件做出介绍。
▲公版NVIDIA GeForce GTX 760显卡 华硕专为其在G20上设计了托架
小结: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G20AJ在合适不过,在12.5L的空间内塞下这么多高性能的配件确实对华硕的工业设计水平是一次考验,然而它的布局和散热方案看起来也独树一帜,后面我们会验证官方宣称的超低功耗/发热效果,在那之前就先来看看ROG G20的游戏性能是不是一如既往能让“信仰粉”高潮。
ROG G20AJ游戏性能测试
既然定位在游戏PC,那么游戏性能自然是玩家们最为关心的,i5-4460和GTX 760这个下位甜点级组合同样也是很多人的攒机首选。
注:所有游戏在1080P下,开启中高特效,抗锯齿分别选为FAXX/MSAA 2X(部分游戏不支持多种AA技术)分别进行测试。
▲FXAA/MSAA 2X 两种抗锯齿效果对比 点击图片放大
大家喜闻乐见的显卡杀手——《孤岛危机3》又来了,选择对显卡占用率较低的FXAA时,画面比较流畅,偶尔会出现的帧数不足的情况,但在可接受的范畴之内,但抗锯齿换用次世代MSAA 2X画质时,就无法保证场景的流畅度了。
接下来是2014年游戏PC硬件标杆——《看门狗》,在FXAA抗锯齿下,GTX 760能够将画面稳定在50-60FPS且不会有明显掉帧现象,但是提升至MSAA 2X后,显存使用率飙升,GTX 760的2GB显存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但由于我们并没有开启极限特效,FPS保持在30左右,尚可接受。
近期2KNBA系列的新作——《NBA2K15》,这里要提前说明这款游戏至内置了唯一默认的抗锯齿,只可调节倍数,而游戏在关闭垂直同步后会出现画面撕裂和延迟的情况,故只能开启。
虽然开启垂直同步会锁定画面60FPS,但可以发现两分钟的测试中GTX 760始终将帧数稳定在60,60-59的波动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游戏测试当然不能少了目前最火爆的MOBA竞技类网游——《DOTA2》,这款游戏和NBA2K一样只有唯一的抗锯齿技术,关闭垂直同步,测试120秒团战的FPS曲线。
从上图来看《DOTA2》完全不会对GTX 760造成压力,团战时会有正常的FPS波动且始终保持在100+,这样的流畅度足矣保证玩家的操作准确无误。
ROG G20AJ基准性能测试
▲Unigine Valley测试FPS成绩为36.2 得分为1514
其实G20AJ“i5强劲版”配备的GTX 760已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高端显卡了,但公版的性能测试网络上比较少,这里我们给出3DMARK系列各项测试的成绩。
测试小结:
▲i5-4460/GTX 760组合 游戏性能出色 点击图片放大
ROG G20AJ仅仅是“i5强劲版”就有着不错的游戏性能,虽然《孤岛危机3》等硬件杀手级的游戏大作并不能获得最极致画面体验,但次极限画质也并非不可接受,而在诸如《NBA2K》、《DOTA2》等绝大多数对硬件配置要求并不苛刻的游戏中,G20的表现足够让人满意。
ROG G20AJ配备SSD+HDD突破硬盘瓶颈
现在的CPU、显卡、内存的性能早就与10年前有了质的变化,但是对于硬盘来说却只有少量的速度提升,现在的机械硬盘早就无法匹配其他的配件的高传输速度需求。尤其在游戏的载入时间上面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所以现在攒机如果不把SSD放在配置单里面简直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小容量SSD做系统盘+大容量HDD做存储从盘的高性价比方案也被众多玩家认可,而ROG G20AJ同样也采用SSD+HDD这一主流方案来突破硬盘的瓶颈。
AS SSD Benchmark测试结果
注:在测试前在BIOS中关闭相关的CPU节能选项,保证测试的准确性。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使用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以下结果仅供参考,不同的测试软件及应用结果会有所出入。
▲金士顿RBU-SC400S371 128GB SSD成绩大幅领先
测试小结:
通过AS SSD Benchmark可以全面测试一款硬盘的性能,ROG G20AJ配备的金士顿RBU-SC400S371 128GB SSD在衡量硬盘性能的4K读写与iops均大幅领先于HDD,而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开机速度还是游戏的加载速度都会非常明显的提升。
ROG G20温度、功耗以及噪音表现
ROG G20AJ的机身外壳完全看不到任何的散热开孔设计,这是因为它采用了隐藏式通风管道设计,利用内部自然对流以及两组强劲风扇便可以保证其内部的热量控制。
CPU温度为43℃,GPU温度为41℃,CPU功耗仅为13.14W,GPU TDP为6%。
CPU温度为77℃,GPU温度为89℃,CPU功耗为22.69W,GPU TDP为85%。
注:由于编辑部环境较为嘈杂,无法实测G20的噪音表现,但笔者在日常使用距离G20的整机噪音控制不错,几乎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影响。
华硕的ROG系列除了性能优异之外,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大概就是其丰富且可玩性/实用性极高的配套软件支持,而在整机PC上面的软件和之前评测过的ROG主板还是有些区别的。
ROG G20“软实力”解析——ROG ASUS Command
ROG ASUS Command类似一个整合插件,是G20的指挥官,所有特色均可在该软件下进行控制,能让玩家更加方便的实现G20各项功能。
ROG G20“软实力”解析——独家Aegis性能监控应用程序
华硕独家Aegis应用程序通过人性化的界面监控ROG G20的性能,协助追踪CPU和内存的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下载和上传的状态。甚至可以设定温度和电压阈值,让系统进行自动维护,以直观的方式管理系统,时刻掌握系统信息。
ROG G20“软实力”解析——GameFirst II游戏无延迟2代
▲GameFirst II 一直是ROG系列的标配软件 点击图片放大
ROG GameFirst II游戏无延迟2代与cFosSpeed流量控制调整技术可减少更多的延迟状况。独家的EZ模式,让新手也可轻松减少延迟,而高级模式则让专业发烧玩家可完全控制。无论哪种方式,ROG G20提供比标准以太网络低达8倍的延迟效果。
ROG G20“软实力”解析——ROG SonicMaster美声大师技术
G20选用了SonicMaster的音频方案却没有选择ROG系列专属的SupremeFX方案令人有些意外,华硕也可能是想将台式机和主板的产品线有一个明显的区分度,但在功能上面,SonicMaster依然没有阉割,与华硕Channel系列基本相同。
全文总结:
假如将ROG比作DIY圈中的“法拉利”的话,G20的高度定制以及多种原厂自定义配置可选的方案像极了如今的汽车市场,将硬件性能和软件支持提升到玩家国度的高度之后,对应的消费人群自然是那些有着“ROG信仰”的玩家。
总的来说,市场上的高端定制迷你整机并不多见,目前来看除了ALIENWARE,也只有华硕ROG能够做到将迷你台式机的外观/性能兼得。仅仅是i5+GTX 760的组合便能够发挥出强劲的游戏性能,ROG G20AJ的出现让那些不知从何下手却又想拥有一台炫酷“小钢炮”的玩家有了更方便快捷的选择。
▲华硕ROG G20京东商城首发预定 【点击查看详情】